新聞中心
社會熱點
二月二龍抬頭
文章出處: 人氣: 發表時間:2018-03-18 09:19:59
黃歷都說,二月二龍抬頭,宜懷古,宜釀造,還應該理個頭???理個頭,龍抬頭,討個好彩頭,一年順風順水活得倍兒有精神頭!接下來,我們不妨來懷個古,講講二月二這個所謂的“龍抬頭”的傳統,到底是怎么來的……
神話學和民俗學給出的故事是這樣的——
武后登基惹玉帝 龍王為民請甘霖
公元690年,一代女皇武則天正式登基,宣布改唐為周,不僅定都“神都”洛陽,還把名字改成了一個“曌(zhào)”字,意即“日月當空”。
這事兒傳到天庭,玉皇大帝盛怒,認為武則天此舉有違天道,并命令龍王三年不予下雨,令大地干旱三年。龍王不忍生靈涂炭,偷偷抗命施法降了一場大雨,但不巧又被玉帝知道了,便被玉帝趕出天宮,被黃巾力士鎮壓在泰山之下。但是,黎民感念龍王降雨深恩,日日備足美酒佳釀,向天祭祀祈禱,終于感化了玉帝。某年二月二,獲赦的龍王從泰山下掙脫封印而出,昂首挺胸,須髯僨張,直往九霄云上去,那景象被百姓看見,便有了“二月二龍抬頭”之說。

天文學和古星象學給出的故事是這樣的——
九曜穹星藏玄機 龍頭才露尖尖角
在我國古代,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,二十八宿中的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七宿,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,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。
每年二月二,驚蟄前后,黃昏時分,“龍角星(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)”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,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,只有角宿初露,故稱為“龍抬頭”。

歷史學和人類學還給出了更多關于二月二的故事細節——
剃龍頭喝春酒 綿綿情意脈脈游
一年之計在于春,春意盎然的二月二也是每年農桑季節的肇始。所以二月二除了“龍抬頭”之外,還有“春龍節”或“青龍節”的名號。
有趣的是,元末松云道人熊夢祥所著《析津志》等古籍,說起“青龍節”的時候,都說到了關于剃龍頭、喝春酒的民俗活動記載。更早之前的南朝梁代,《荊楚歲時記》等文獻也有記載,在二月二前后,“酺聚飲食,士女泛舟,臨水宴樂”,也就是小伙伴兒相約春游,劃船劃拳飲春酒。

如果再往前追溯,到了上古時期的夏禹時代,還有位叫做儀狄的釀酒大神,也和二月二頗有緣由。根據《呂氏春秋》和《戰國策》等,儀狄是我國釀酒界的始祖,在他的故鄉今河南省部分地區,也依然保留著“二月二,拜酒祖”的民間文化習俗,相傳二月二是他意外窺破釀酒法門的紀念日子,從此飛黃騰達,儀狄就此成為夏禹王朝司掌釀酒祭酒的重要官員,為后世的美酒愛好者所敬仰。
所以,“二月二,龍抬頭”這天,確實宜懷古,更宜釀造,敬天禮地,封藏彌香窖酒。
